零点看书 > 古代炮灰的青云路(科举) > 第16章 第16章

第16章 第16章


韩时遇这会儿还不知道文秀清被文夫人催生了,他跟着文秀才父子来到书房,先是关切了一番小舅子,满足了小舅子对省城外面的好奇,而后文秀才就把小儿子打发去读书了。

        文秀才问韩时遇:“你打算何时回府学读书?”

        韩时遇道:“再过几日便是外祖的寿辰,学生打算过后再启程。”

        他倒是提起另外一件事:“老师可曾考虑过,与学生一起前往府学学习?”

        大魏朝的学校建设还是非常不错的。

        最高学府自然是上京的国子监,里面的学生便成为监生,而监生之中又分为几种,比如举人入监便称为举监,生员入监称为贡监,官僚子弟入监则称为荫监,捐资入监则称为例监。(引自《科举史话》)

        大魏朝初立时,朝廷各处缺乏人手,因此多以监生入朝为官,后来几番科举取士,朝廷解决了人才稀缺的问题,对进士便越发的看重起来,监生便难有好的出路,是以到得后来以监生入朝的越发稀少,只仍旧有一些屡试不第者,不得不通过国子监的考核,以监生出仕,只前程多半普通。

        除了国子监,各省设省学,府学,县学。

        县学为最低学府,设置在县城,只要考过了童生试,便可推荐入学,教授多为秀才。

        府学则设置在各府,下面各县城过了院试的秀才或者举人皆可以入学,教授多为举人。

        省学则设置在省府,唯有举人方可入学,教授须得进士出身,若举人觉得自己学识未达,不足以搏击会试,要么前往京城国子监深造,要么便在省学就读,若是有强力的靠山,便是秀才也可进入省学就读,只这种情况不多。

        除了朝廷创建的公学之外,自然也有私学,在江南等文风鼎盛之地,私学蓬勃发展,各有特色,对学子要求极高,须得经过考核方可进去,有些甚至须得有人推荐方可,而像岭南省这样文风不盛的省份,则根本就没有大儒创办私学,是以像韩时遇等学子欲要进学,便只能到公学。

        如今韩时遇和文秀才俱都未能中举,是以他们只能在府学进修就读。

        原身本是跟随文秀才学习的,后来中了秀才,便去了府学进修,那两年时间他多有进益,论学识早已经超越文秀才,此番乡试若非他不行抽到了底号,未必就没有一搏之力。

        是以韩时遇提议文秀才也去府学读书。

        文秀才闻言怔愣了一瞬,显然是未曾想过这个问题。

        从心而论,文秀才自然是想的。

        但,他越过窗户往外看去,且不提私塾里的那些学生,便是这个家,也还得靠他开私塾养家呢。

        以前妻子年轻,绣工好,便熬灯点蜡的刺绣换钱供他读书科考,到如今,眼睛早就已经熬坏了。

        原还有长女得尽妻子的真传,可如今长女也已经出嫁,且夫君也是如他一般进击科举,所赚银钱便不能再补贴家里,若是再没有他的收益,这个家便只能吃西北风了。

        更何况,他还要攒钱凑下一次科考的路费呢。

        因而文秀才心里再是渴望,也还是摇了头。

        “罢了,我已是这般年纪,便不去了。”

        文秀才语气藏着深深的遗憾和不甘。

        韩时遇自是知晓他的忧虑:“老师若是为银钱担忧,则大可不必。您也知晓,学生如今写话本子赚了些银钱,老师若是有需要,尽管开口便是。”

        文秀才没想到韩时遇会主动提出愿意借钱给他读书,一时怔住,心里也不由得动摇起来。

        韩时遇又劝他:“老师,如今您尚且年轻,经过这么多年的打磨,基础扎实,欠缺的不过是指点,如此进入府学便是最好的途径。此前家里困难,学生也无能为力,您只能放弃自己的前程,可如今既然再无需为银钱费心,您何不给自己一次机会?说不定经过三年深造,下一次乡试您便桂榜题名了呢?便是退一万步,依旧没能考中,可有了这三年的深造,日后回来镇上自学,您也有方向,便是日后教导秀波弟弟,您也多了经验不是?”

        秀波乃是文秀才的小儿子文秀波。

        文秀才越发的动摇了:“我再考虑考虑。”

        韩时遇也不逼他:“您好生考虑。若是您愿意,待过了外祖的寿辰,您便与学生一道前往府城。”

        中午文夫人杀了鸡,做了一桌子菜招待韩时遇和文秀清,席间文夫人很是热情的给韩时遇夹菜,惹得文秀月都忍不住吃醋了:“如今姐夫才是娘的爱子,我们都成了后娘养的了。”

        文夫人横她一眼:“吃还堵不住你的嘴?”

        文秀月吐吐舌头,埋头吃饭。

        韩时遇忙取了公筷,给文夫人夹了一筷,道:“师母您也吃,莫要只顾着我。我可是您的爱子呢,定然是不会委屈自己的。”

        大家伙都被他逗笑了,文秀月也红了脸,餐桌上的气氛一下子轻松愉悦了许多。

        文秀清望着身边的丈夫,眼里尽是欢喜。

        午饭后,稍作歇息,韩时遇便带着文秀清告辞了。

        夫妻二人走后,文秀才很有些魂不守舍,辗转难眠。

        文夫人很是了解他,便问他:“可是有甚难事?”

        文秀才很是敬重妻子,便也不隐瞒,将韩时遇那话说给了文夫人听。

        文夫人叹息;“时遇是个好孩子。”

        也知道丈夫跟自己提了这事,心里是有了偏向的,便拉着他的手道:“时遇说得很对,夫君本也是天资聪颖之人,当年就该前往府学就读,皆因为我不争气,带累了您。”

        “夫人莫要说这样的话,那些年你为我熬灯点蜡的刺绣赚钱,又为我操持家务,生儿育女,我所能做的皆不能报答你万一,又如何能在那等时候弃你不顾?”文秀才搂住妻子道:“那是我此生不悔的选择,你也莫要多想。”

        文夫人心头和暖,反手抱住丈夫:“您想去府学便去吧。家里我会照顾好的。”

        “可是——”文秀才又有迟疑。

        “没有可是。”文夫人轻声道:“夫君,不管三年后结果如何,现今,我都不想您心中遗憾。”

        文秀才心中感动:“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韩时遇带着文秀清离开了文家,并没有立时回家,而是带文秀清去买了一斤红糖,两斤红枣并好些枸杞,而后又去买了三十斤上好的大米,再割了一斤肉,这才坐着牛车回家。

        韩张氏见他们买了这么多东西,便知道韩时遇那晚并没有将银钱全都交到她手里,好在她也不是刻薄之人,且韩时遇买的也都是可用之物,便只对他买的大米道了一句:“太抛费了。”

        这上好的大米价格可比安南稻贵多了。

        “安南米用来煮粥喝还好,煮饭到底是差了些,用这大米做晚饭正好。”韩时遇道。

        岭南习惯一日三餐,早上煮一大锅粥,早午喝粥,配送咸菜或者炒青菜,晚上吃饭,可丰盛些。

        有那穷人家里来了客人,请人喝粥,一勺上来,都是粥水,米粒几颗,混个水饱。

        韩张氏皱眉:“那有这般金贵?”

        韩时遇笑道:“谁说的,我母亲可金贵着呢。”

        韩张氏抿着唇,眼底到底泄出几分笑意。

        晚饭韩时遇亲自下厨,吓得文秀清花容失色,“这如何能够?”

        韩时遇笑道:“这有甚不能的?”

        又对站在门口的韩时萱道:“莫要相信所谓君子远庖厨之说?男子是否顶天立地,与是否下厨何干?不过是男人逃避家务逃避责任的借口罢了。”

        漂亮的凤眼满是好奇,韩时萱道:“可大哥以前为何也不下厨?”

        韩时遇顿了顿道:“如今我不是下厨了吗?”

        韩时萱抿唇笑道:“所以以前大哥不是个好男人,现如今便是了。”

        文秀清忙道:“莫要胡说,以前夫君都是为了读书。”

        韩时萱取笑道:“我不过是白说一句,嫂子便护上了。”

        文秀清闹了个大红脸:“你这丫头,看我不撕了你的嘴。”

        韩时萱嬉笑着跑开。

        文秀清回头看韩时遇,脸颊越发红,眼睛也一片水润温柔,情意绵绵。

        “夫君。”她鼓起勇气低声叫唤。

        “嗯?”韩时遇也有些不自在,低头切肉头也不回。

        “你莫要听时萱乱说。你以前很好,现在也很好。”

        不,现在比以前好太多了。

        文秀清心里默默的说。

        她喜欢现在的夫君。

        但她不能说,怕夫君多心。

        韩时遇顿了顿:“嗯。”

        韩时遇做的饭菜得到了一家人的好评。

        韩时萱毫不掩饰:“大哥你书得好,没想到做饭也这般好吃。”

        文秀清眼睛亮亮的望着韩时遇,语气骄傲:“夫君本来就很聪明。”

        韩时遇耳根发烫,狼狈的躲开了眼神。

        晚饭后韩时遇去了书房看书。

        他实在有些难以招架文秀清爱慕的眼神。

        他想等文秀清睡了之后再回去。

        不,还是留宿在书房吧。

        韩时遇想,他都已经在房里留宿了三晚,应能应付得过去了。

        正想着,书房的门被敲响,文秀清的声音在门后响起:“夫君。”

        韩时遇顿了顿,不得不起身去开门,文秀清道:“厨房里的热水都烧好了,我和母亲她们都已经沐浴过了,就剩下您了,我为您准备了换洗的衣服,您赶紧去沐浴吧。”

        话到此,韩时遇也只能应下:“好。”

        沐浴完出来,韩时遇回房跟文秀清道:“我去书房看书,可能会晚点才回来,你不必等我,先睡吧。”

        韩时遇说完便去了书房,没多久文秀清就抱着针线篓过来:“夫君,我正好要做点针线活,我来陪你一起吧。你放心,我很轻的,不会吵到您的。”

        韩时遇:……连读书都要陪,看来她跟原身的感情是真的极好了。

        可他这是为了躲她的呀。

        麻爪。

        却不知文秀清也满心忐忑:以前的夫君一心只有读书,她从不敢进来打扰,就怕害他分了神,如今夫君不过是待她温柔体贴一些,她竟就蹬鼻子上脸了,也不知道夫君是否会生气赶她出去?


  https://www.lingdianksw8.com/21197/21197171/63728831.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om。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