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我什么没干过 > 第67章 损有余而补不足

第67章 损有余而补不足


  孟南贞、信王等人安静地看着,一直到那个士兵把皮盒子里的子弹都打光了。

  等演示结束,孟南贞上前接过火枪,仔细观察起来。

  打了超过三十发的子弹,此时火枪的枪管已经滚烫。冰冷的天气里,甚至可以看到热气蒸腾,久久不散。

  孟南贞着重观察的是枪管的坚韧程度。

  毕竟对于火枪来说,是否会炸膛至关重要。

  一旦炸膛的话,火枪甚至还不如烧火棍。兵器的质量,可是关系到国运的。

  观察的结果很喜人。

  尽管枪管热的能够煮蛋了,但却没有任何破损的迹象。

  见孟南贞看过来,孙元化解释道:“我们遵照先生教授的方法,采用了水力锻造,冶炼精钢的速度快了许多。同时枪管的耐腐蚀性、坚韧程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我们做过实验,可以保证一千五百发子弹的使用周期。”

  这个结果让孟南贞无限满意,也不枉自己把不锈钢的配方和锻造方法拿出来。

  虽然只是最初级的不锈钢,但如今火枪使用的是黑火药,膛压也没有那么大,自然损毁率很低。

  在孙元化说着的时候,孟南贞随手把枪管插进了水中。

  一阵滋滋的乱响,一大桶水都沸腾了起来,不过枪管的温度也迅速降了下来。

  等降温之后,孟南贞又把枪管拿出来观察。

  依旧没有任何破损,看起来完好如初。

  这才让他彻底满意,知道这种火枪已经可以投入实战了。

  孙元化却有担心的问题。

  “殿下,先生,这种火枪虽然威力不凡,可是如今我们的作坊规模有限,而且还不敢声张,所以产量有限。如果朝廷能够提供足够支持的话,我们有信心一个月能够造出一百支火枪。”

  孟南贞却笑了。

  “孙大人敬请放心,就在今日,殿下出马,把王恭厂拿了过来。从今以后啊,你们算是鸟枪换炮了。”

  “真的?”

  孙元化大喜过望,高兴的像个孩子。

  自从被孟南贞弄来,专职火器研发之后,他才猛然发现,这才是适合自己的地方。

  做官虽然权势很大,可是他不善于政务,心思淳朴,始终都被人玩的死死的。

  搞研发嘛,就单纯的多了。

  没有那么多利害关系,他可以心无旁骛地做事。

  他虽然原本就喜欢搞火器、火药这些,但毕竟还是典型的儒家士大夫,读书、做官的思想始终横亘于他的思想里。

  而且受限于环境和知识,他对于热武器的前景也不是看的很明白,只能小打小闹,也没有觉着这是一份了不起的事业。

  可孟南贞的推动,却为他打开了全新的大门。

  燧发枪的研发已经取得了比之前无与伦比的进步,而在孟南贞的言论当中,却还有更多夸张的武器没有实现呢。

  如今摆在孙元化面前的,是军事科技的汪洋大海。

  他立刻便抛弃了官场仕途,投身到了科研的行列中。

  燧发枪研制成功之后,最为困扰他的问题,就是量产的问题。

  信王为他们在保定准备的基地,因为保密的关系,规模很小,人力和资源都很有限。

  哪怕把燧发枪的制造已经定型了,也只能做到一个月一支。

  显然,这样的生产速度毫无意义。

  不过现在不同了,大明最大的兵工厂都被拿过来,一旦恢复了规模,那生产力绝对不可同日而语。

  但孟南贞却思虑长远,及时打断了孙元化的热切。

  “殿下,如今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重整王恭厂。上次的事故之后,王恭厂如今已经荒废了。不经过一番整治,是发挥不出作用的。”

  之前孟南贞极力让信王把王恭厂要过来,信王还不解其意。

  可是今日见到了新式的火枪之后,他终于明白了其中的意义。

  只是一说起重振王恭厂,信王便有些怵头。

  “这需要一大笔的银子才行,问题是国库里肯定拿不出这笔钱。而且目前朝廷里的阻拦太大,大臣们不会同意的。”

  上一次的大爆炸实在是吓坏了大明君臣,无数的官员都纷纷上书,要求废止王恭厂。

  生怕再来一次大爆炸,让大家直接升天。

  这个问题别说是官员们担心,孟南贞也很担心啊。

  哪有把兵工厂建在人口密集的城里的?

  而且还是皇宫旁边。

  每日里坐在火山口上的感觉,可是不太妙。

  “殿下,王恭厂的重建,银子不能由朝廷来出,咱们自己想办法。除此之外,这样的高危之地,也确实不能放在京城里面。我的意见,咱们干脆趁此机会,把王恭厂迁到外面去。不但能够避免危险,还能借助保密的借口,避开阉党的耳目。”

  以前的王恭厂对于阉党来说形同鸡肋,他们根本不在乎。

  可要是被他们得知了新式火枪的存在,那是绝对不会放任的。

  所以无论如何,把王恭厂从京城里面迁走,都是必然之举。

  信王十分认同这些,可还是想不出,重振王恭厂的银子从哪儿来。

  “殿下难道忘记了,我们在东南的朋友可是很有钱的。”

  东林党很有钱,这一点信王已经很清楚了。

  “可我们拿什么交换呢?”

  听到这个问题,孟南贞也是吃了一惊。

  他惊的是信王的转变竟然如此之大,对于利益的理解已经到了这般地步。

  这绝对是大好事,起码证明信王在明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

  不过孟南贞并不是临时起意,早就想好了应对之策。

  “殿下,如今东南的商业发展迅速,但也不是没有问题。您知道,他们的症结在哪儿吗?”

  信王呵呵一笑,呼出了一口浊气,却直接道:“恳请先生赐教。”

  相处的久了,他对孟南贞的了解也比较深了。

  这个年轻的先生,什么都好,就是有些恶趣味,总是喜欢设置各种问题,引人入彀。

  见信王不上当,孟南贞尴尬一笑,发觉信王也学坏了。

  但正事重要,他也没心思就纠结。

  “这些年东南的商业发展太快,各种产业林立,却一直被一个问题困扰着。那就是人口。虽然如今东南的人口是大明之最,但相较于如今和未来的产业发展来看,缺口还是非常大的。在目前不适宜改造户籍制度的情况下,如果我们能够为东南的商人们提供足够的劳动力的话,相信他们会很高兴出这笔钱的。”

  阻碍明朝资本主义发展的众多因素中,劳动力的缺失也是一个大问题。

  牢不可破的户籍制度和顽固的地主阶级,让明朝的劳动力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

  别的不说,光是一句“仆从如云”就能感受到,有多少劳动力被浪费了。

  资本主义兴起之后,无论如何都要打倒地主阶级,除了权力的争夺之外,解放劳动力也是其中的一个因素。

  明末的东南商人们,也正处于无人可用的尴尬局面。

  现在还好,如果等到信王上位,东南的对外出口彻底放开的话,那么再多的劳动力都不够填补的。

  可以说,如今谁能够为东南的商人们提供劳动力,他们愿意付出足够的代价。

  听了孟南贞的分析,信王明白,交换的条件有了。

  “那我们从哪里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劳动力呢?”

  孟南贞微微一笑,智珠在握,手指却向西方一指。

  “殿下,如今陕西灾害不断,颗粒无收,流民无数。已经到了要爆发的边缘,再不采取措施的话,黄巾之祸就不远了。既然陕西一地不能提供那么多流民生存的条件,咱们为何不将这些不稳定的因素迁走?东南富庶,即使有再多的人口也足以养活。而且东南的商人同样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我们完全可以从陕西一地迁移人口,弥补东南的不足,还能解决迫在眉睫的民乱。”


  https://www.lingdianksw8.com/52/52281/21862425.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om。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