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我在历史中长生不死 > 第25章 桃园往事

第25章 桃园往事


  济水河横贯京城西侧。

  南岸码头,北岸良田。

  桃林处于大片农田的包围当中,拢共二十余亩,据说是户部一位主事的踏青、避暑所种。

  现在收归朝廷,便宜租给百姓。

  李平安在书契上按了手印,问清楚位置,足足走了两个多时辰,天黑前才见到了桃林。

  深秋时节。

  桃叶落了一地,似铺了层红毯,踩上去软绵绵。

  李平安来到桃林正中,有一座造型古朴的草芦,门外有石桌、石墩,桌面还雕刻了棋枰。

  推门进去,屋内颇为整洁,显然时常有人打扫。

  可惜没有被褥锅碗,或者盖草芦只是应景,或者是奴仆见主家遭劫,将有用的物件卷走了。

  李平安在附近转了转,发现河下游不远处有个村庄。

  正值夕阳西下,袅袅炊烟升起,又被秋风吹散,飘来若有若无的饭香、烟火气。

  成群结伙的农人扛着锄头,沿着田间小路走回家,也不知说起了什么开心事,发出爽朗的笑声。

  白云与红叶,夕阳与村庄,农人与田园,绘成一幅秋日画卷。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李平安喃喃自语,原本以为是诗人的矫情,有了天牢、流民的经历,也能感受到田园的自由宁静。

  上前几步,笑着与农人打招呼。

  “大爷,在下从宣府逃荒过来,租了五亩桃林种,晚上天冷,方不方便去村里买些被褥?这是我的户牌。”

  这个时代的农村极为封闭,为防拐子、盗贼混入村中,村民会对外乡人严加盘问。

  如若说不出来历,拿不出户牌路引,直接打死也不犯法。

  “听口音像是北边来的。”

  为首的老农识得几个字,查验过户牌和书契上的官印,对旁的汉子吩咐道。

  “大山,你家有旧被褥,拿一床过来。”

  大山打量李平安衣衫褴褛,不似能付得起钱的人,心不甘情不愿的说道。

  “二爷,那床被褥是俺爹的遗物,得留着哩!”

  “瓜怂货,你爷爷当年逃荒来村里,和老汉俺睡一个被窝,谁还没有个难的时候,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二爷训斥几声,话音一转说道:“等过年杀了猪,分你这厮半扇,赶紧去拿被褥!”

  李平安连忙说道:“大爷,我有钱。”

  从腰带里摸出粒碎银子,玉米粒儿大小,约么二三钱重,足够买床被褥。

  “收起来吧。”

  二爷按住李平安的手说道:“马上天儿冷了,你得买身棉衣过冬,来年开春又要买农具,这点钱还不够呢!”

  李平安拱手躬身道:“多谢老丈,日后必有报答。”

  二爷见李平安说话、礼仪,与村里的糙汉子不同,打听道:“你可是读过书?”

  “私塾念过几年。”

  李平安说道:“只是天资寻常,连县试都考不过,打算过几日去城里帮人写信,换口饭吃。”

  “竟然是个先生!”

  二爷一拍大腿,说道:“先生别去城里了,村里有不少孩子,您帮着教认字,俺们管您吃喝。”

  李平安本想拒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然而看到老农满是希冀的目光,心软答应道。

  “我读书不精,只能教些简单的经义和数学。”

  二爷问道:“什么是数学?”

  李平安解释道:“大抵就是算账。”

  “算账好,算账好,学会了能做账房,以后就能去城里寻个差事!”

  二爷笑容满面,脸上褶皱都散开了,在他看来学算账比四书五经更有用。

  村里孩子不奢求考秀才中举人,做个账房就不错,再攒钱娶个媳妇,慢慢就成了城里人。

  旁的农人听到李平安教读书、算账,顿时变得热情起来,凑上前嘘寒问暖,这个说送瓢盆,那个要送锅碗。

  不消片刻,李平安凑够了生活所需。

  “多谢多谢,我定会好生教导。”

  这时。

  大山从村里赶回来,听到同乡说话,看了眼怀里十多个补丁的被褥,略带羞愧的说道。

  “这又旧又破的,先生莫要嫌弃。”

  李平安双手接过:“这一路从宣府逃过来,能有床被褥挡寒已是不易,又怎么会嫌弃?”

  “那就好。”

  大山挠了挠头,说话声带有尊敬和祈求。

  “俺家老大又笨又犟,请先生多费费心,若是他不听话,尽管往死里打,打伤打残也没事!”

  “放心,不会伤残。”

  李平安说道:“我还懂些医术,打伤了治好,再继续打,定能好好学习!”

  二爷惊喜道:“先生还是大夫?”

  老师和医生,一个教人一个救人,在农村很是受人尊敬。

  “略懂,略懂。”

  李平安少给人看病,但是医术理论极为高明,仰仗狱中兄弟不惜性命的鼎力支持。

  二爷愈发热情,拉着李平安坐在地头说话。

  “咱沿河村比上河村第一头,就是缺先生和大夫……”

  李平安静静听着二爷说话,对附近村落有了大概了解,论富庶远超宣府百姓。

  一是沿河而居,二是天子脚下。

  日后需要打理桃园,李平安向众人请教种植诀窍,并非什么农家秘术,而是老农摸索出来的经验。

  譬如何时浇水,如何沤肥,怎么整理枝叶等等。

  聊着聊着,二爷忽然说道:“先生不该选那桃园,待明年交了租子,还是换别处去种罢。”

  李平安疑惑道:“莫非这树有病害,不长桃子?”

  “是长得太好了!”

  二爷叹息道:“那桃园是老李头一辈子心血,打理的婆娘还上心,长出来的桃子又大又甜。”

  “五年前还是六年前,有个京城公子哥来河边踏青,桃花开的正旺,看入了眼……”

  后续的事不必说,李平安也能猜个七七八八。

  盖因这世上的欢喜各不相同,悲剧却往往大同小异,毕竟没有比绝望和死亡更悲惨的事了。

  继续听二爷讲述,果然不出所料。

  那公子哥看上了桃园,威逼利诱不成,命人将老李头的女儿掳走了。

  老李头无奈答应转让桃园,等来只有女儿冰冷的尸体。

  当晚,老李头夫妇在桃园自缢身亡。

  即使李平安见多了惨案,情绪的阈值不断降低,听到老李头这般遭遇,也忍不住骂了句。

  “这狗日的世道!”

  “先生骂得好!”

  二爷说道:“这么多年过去,那狗官终于遭了报应,前些日砍了脑袋,俺花银子买了碗血,洒在了老李头坟前。”

  “二爷仗义!”

  李平安竖起大拇指赞叹,随后摇头叹息。

  “贪官砍一百回脑袋,与老李头有什么关系,又不能活过来。”

  二爷微微一怔,跟着叹了声气。

  “是啊!这有什么用呢?”


  https://www.lingdianksw8.com/69845/69845486/55400669.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om。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