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系统克出bug后我成了锦鲤 > 第29章 葛粉

第29章 葛粉


眼前的少年有几分熟悉,但姜茹的确是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只记得那日摘了荷叶之后,他说出了新凉茶要来买的,可惜她的新凉茶如今还没有成型。

        那少年皮肤黝黑,不好意思的挠挠头,“我舅舅说你的凉茶好喝,想要买点。”

        姜茹哦了一声。

        那少年目光始终不敢和姜茹对视,目光盯着脚尖前的那块土地,继续说道:“他是个货郎,要的多一下……”

        一旁的中年人面露无奈,只能自己解释道:“我听我外甥一直念叨您家有味道比较好的凉茶,尝过之后,的确是如此,想进点货慢慢卖。”

        被中年人这么一说,少年的脸轰地一下子爆红,手足无措,长了张嘴,没有说出话来。

        “进来谈吧。”姜茹说道,引着两人进了院子。

        那货郎自称姓李,少年叫做唐展,两个是甥舅关系。

        看到姜茹院子里面晒的东西,李货郎便道:“小娘子是打算长期做这个生意吗?”

        “不瞒您说,确有此意,最近也在尝试新的配方。”姜茹给两个人倒了杯茶水,是自己平常喝的,只是加了红枣和苹果,还有一点点的茶叶。

        “这个味道不错,已经有了成品吗?”李货郎道。

        “这是随意搭配的,若要卖的话,还是欠缺了点。”姜茹说着拿出了两个茶包,递给李货郎,一个是之前的“清稻茶”,一个是“清稻茶plus”版本,“凉茶只剩下几包了,因为材料难寻的关系,后面也不会再卖了。”

        最后一点罗汉果全都在这里了,后面的凉茶都会用糖来增加甜味。

        “如此便有些遗憾了,我还想着长期定下这门生意呢。”李货郎似有遗憾地说道。

        这只是压价的客套话,姜茹心里门儿清,“以后还有新的茶包,到时候还希望您能捧个场。”

        李货郎自然明白这姑娘也在打太极,又道:“那可真是极好了,不知姑娘打算给什么价格呢?”

        姜茹心中摩拳擦掌,讨价还价的时刻终于到来了,“您觉得什么价格合适呢?”

        “这是新品,还不一定好销,要不五文钱一包?”李货郎说道。

        姜茹还没有说什么,倒是唐展急了,扯了扯他舅舅的袖子,生怕姜茹吃了亏。

        李货郎无语,假装自己不知道。

        姜茹忍住笑,道:“这个价格太低了,成本都够不着。”

        “据我所知,这些材料都来自于路边山间算不上什么成本吧?”李货郎抿了口茶,眼中的谋算十足。

        姜茹斜眼瞅了一眼,这话说的可真有意思,“即便是山间路边也需要人采摘清洗晾晒,这番功夫总是要费的,再说,这包茶叶的纸和麻绳也都需要钱买,算起来,这成本也不算低啊。”

        “那小娘子觉得什么价格合适呢?”李货郎试探的问道。

        “您要是能拿十五包以上,我按照九文一包给您,要是三十包以上就八文,至于你卖什么价格,那我不管。”姜茹笑眯眯地说道。

        李货郎的那小小的眼睛透出犀利的光,上下打量了姜茹几眼,思量后道:“那就这种茶十包,这个五包。”

        姜茹刚准备点头,李货郎却是摆了摆手,还有话要说,“还有,在下卖茶时,还望小娘子不要在周边村子另寻买家。”

        姜茹一愣,这意思就是说,只要李货郎卖她的茶,那她就不能在找其他人推销了,十五包茶就想买断她的销路,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转念一想,姜茹觉得这个条件也不是不可以答应,但是得有个期限和范围,她道:“这样吧,在你从我这里订购茶叶的一个月内,我不会跟周边村落的其他批发……就是像您一样购进后再转卖的人……合作,范围就限制在附近的村子里,镇上和本村不在约定范围内,您看这样可行?”

        李货郎思索了一下,不卖给五塘村也不可能,村里人都知道茶是从姜茹这里出的,肯定拦不住,镇上那就更不用说了,人家未必能看中,毕竟他们都喝的碧螺春、大红袍之类的。

        “那就这样说定了。”李货郎算是同意了姜茹的提议。

        姜茹从屋中取出纸笔,李货郎识得字,手写了一份契约,两方都签了字。

        今日已晚,便约定明天午前来取茶包。

        姜茹将两人送至门口,道了别,唐展还想说什么,憋了半天却是没有开口,被他舅舅扯走了。

        两人前脚刚走,后脚腊梅就来了,给姜茹送枣糕,就是杨知柏今日在点心铺买的。

        姜茹也将自己的买了果脯,每样挑了几颗包起来送给腊梅,顺便帮忙带句话给杨知柏,让他明天上午过来帮忙。

        腊梅好奇道:“什么忙?”

        “让他帮忙写两个字。”姜茹说道,模具都还没有定好,如今就要赶鸭子上架,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那我也过来吧。”腊梅说道,她还有点好奇的。

        “好啊。”姜茹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腊梅走后,天已经黑了,姜茹也懒得出去散步,将门关好后,她还找了个木棍抵着,双重保险。

        姜茹点上油灯,便开始裁纸,普通包装纸一分为四,每张方方正正,红纸则是一分为十,裁成长方形。

        一时间,房间里只听得纸被划开的刺啦声,不多时,所有的纸都被裁完了。

        裁完纸后,姜茹给烧水的炉子加点柴火,又将所剩无几的面粉全部倒出来,倒入两倍的水,不停地搅拌,直到面粉变成了糊糊。

        等到锅中的水开之后,把面糊倒入锅中,不停地搅拌,再次沸腾后,锅中的浆糊冒出小气泡,便将锅移到一边。

        炉子上重新烧上水,姜茹将浆糊移到碗中,先前裁好的麻纸在桌上摊平,用筷子在红纸背面涂上一层薄薄的浆糊,小心翼翼地粘在麻纸的正中间,再用一块薄木片刮平。

        等明日杨知柏来了,便让杨知柏先帮忙写一部分,剩下的一部分等模具到了再说。

        贴完红纸之后,姜茹伸了个懒腰,活动一下筋骨,她点开面板查看了一下自己的好感值进度,跟之前差别不大,倒是生命值消耗了不少。

        等到李货郎把凉茶卖出去后,好感值应该还能涨上一波。

        农场游戏里,她收割了小麦和玉米,给鸡舍填满饲料,收取今天的鸡蛋,饲料厂也重新运转起来。

        ——

        第二天早上,姜茹依旧是伴着鸡鸣声而醒,姜先将炉子生燃,烧上水,接着扛起耙子去把翻好的菜地刨松。

        之前种下的金银花和野蔷薇都活了下来,姜茹感到这都是自己的锦鲤体质发挥的作用,毕竟当初种的时候,完全是头脑一热,根本忘记了时节不对的问题。

        松土的时候,姜茹又捡了两框子的草根丢到路上,先前丢的已经干枯缩水,碾进尘土里了。

        她打算今天下午来给菜地施肥,什么肥,当然是厩肥,只是想到这件事,她就感觉自己已经要窒息,但是没有办法,古代可没有化肥。

        早起的话,一天能用来干活的时间就会非常充足。

        姜茹做完这些事情,太阳也才刚刚升起,她拎起炉子上的铜壶倒了些热水,又兑了点凉水,端着木盆,进了卧室擦了身体,在换上干净的衣服,接着用水化开皂角液,将脏衣丢进去泡着,吃完早饭再洗。

        之前的补丁衣,她打算留着,干活的时候用得着,做新衣还剩下一些边角料,得抽个时间做条围裙,要是料子还够的话,就再做一双袖套。

        早上的劳作让她已经开始饿了,今日早饭她打算吃上次晾晒的葛粉。

        之前葛根磨成浆水之后,经过一下午的沉淀,倒去上层的清水,将下面的沉淀物舀出放在竹匾中晾晒。

        经过这段时间,已经晒得差不多了,姜茹取了白白的粉块,放入碗中,倒入一点凉白开搅拌均匀,又用炉子上的沸水冲开,快速搅拌之后,便得到一碗晶莹剔透的糊糊。

        姜茹从院子里面摸了几颗枣和野菊花,又加上一点荷叶,丢进陶罐里面余火焖煮,喝习惯了,便每天都离不开凉茶。

        葛粉的口感即为细腻,和藕粉有几分相似,只是口感上更为甘甜清凉,她以前看广告说还有什么生津止渴的功效,也不知道真假。

        姜茹细细尝着,觉得要是加一勺糖渍桂花的话,风味更加。

        朝阳升起,天光敞亮,之前还存在微微白雾和厚重的露水,慢慢消失于田地之间,迎来了一个干爽的清晨。

        杨家三兄妹来的时候,姜茹才洗完了衣服,正在屋外晾衣服,稻场边上两树之间绑了粗麻绳,正好用来晾衣服。

        农村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有稻场,方便自家农作物的晾晒、除杂、扬尘等,农忙之后,也会用来摆放麦垛、稻草堆。

        姜茹家的稻场不大,不过百平,因为好几年没有打理,有些地方已经裂开,长着小草。

        稻场是隔两三年就要翻新,将泥土翻动,撅起来后,再用石碾压平整结实,这样才不会一下雨就被冲刷的泥泞一片,或者裂出扣子无法晾晒粮食。

        姜茹赶紧麻溜地将衣服晾好后,说了一下上午的安排。


  https://www.lingdianksw8.com/99124/99124895/63295689.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om。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