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十国真龙之工业中华 > 142.铅笔与数学

142.铅笔与数学


  “请同学们翻到数学课本的第65页,今天我们认识一种新的图形,叫做圆。”从乐会县回到儋州后,姜明偶尔到学校为学生们上课。

  姜明在儋州开府建衙后,小学也搬到了儋州。目前二年制小学共有两个班,大班29名学生是从雷州带过来的孩子,已经十三四岁年纪;小班33名学生,是肇新寨军属和百姓的孩子。在这个年代,14岁已经是可以结婚的年纪,李世民就是14岁迎娶了12岁的长孙皇后,所以大班的学生不上课的时候,都要到工厂干活。

  姜明发明活字印刷和油性墨水后,学生们已经用上新编的教材,书本还能泛着一丝淡淡的油墨香气,很多学生爱不释手,总喜欢贴在脸上闻一闻。

  “各位同学拿出铅笔和纸,先用圆规画出圆形,然后用铁尺和铅笔画出圆。”

  姜明从乐会县运来了一批石墨矿,经过选矿,品位提高到70%,然后利用石墨精矿制造铅芯。具体工序为:将石墨磨成粉,与粘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放到笔芯模具中挤压出一定规格(直径2mm左右)的铅芯,在100度左右的温度下烘干,然后放到炉窑中烧结(1000度左右),使其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硬度。

  铅芯的制作工艺简单,原理与烧砖差不多,跟后世相比,只是缺少机械加工设备,跟民国时期的铅笔作坊差不多。

  笔杆分成两块笔板,中间开出半圆形的凹槽,这需要靠木工加工,芯槽的直径与铅芯相适应。

  将铅芯装入芯槽中,将两笔板合起来,用胶水粘合,在夹紧状态下加热、干燥,最后让木工用刨子把笔杆刨削成圆形或六边形。用作粘合剂的胶水,可是费了姜明一翻工夫。古代没有有机胶水,没有能够把两块木板粘紧的胶水。

  最后姜明想到了动物胶,即用动物的皮、筋或鱼囊,熬制而成的胶体。方法是:将动物的皮和筋放在石灰水中浸泡、溶出脂肪和杂质,洗净后再加水煮沸,进行抽提,将抽提到的胶液进一步浓缩、干燥,便得到动物皮胶。

  动物皮胶的粘性比不过化学合成的有机胶水,用来制作铅笔勉强合格,只要小心使用,至少不会出现铅笔开裂的情况。

  姜明能想到这点,多亏了A股有家知名公司叫东阿阿胶,用驴皮经过多道工序熬出明胶,宣称可以补血养颜,产品价格年年上涨。不过姜明在研究这家公司的时候,倒是知道了动物皮胶有较强的粘性,可以用作粘结剂,是古人较早发现的天然胶水。

  姜明不想什么事都大包大揽,他在儋州找了一家制笔的小作坊,把铅笔的制作工艺告诉了叫白天佑的商人,因为他前段时间捐了三千贯钱给革命军。姜明投桃报李,约定未来三年都从白氏笔行采购铅笔和毛笔。

  毛笔非常不适合用于数学,因为数学要用到数字、公式,还会经常算错、涂改,毛笔就显得太过笨拙。没有铅笔之前,学生们上数学课都是用炭笔,现在全部用上了铅笔。另外毛笔的成本较高,不但墨水的使用量大,也不好保养,而一枝铅笔可以用1学期甚至更长。

  实际上姜明还在研制钢笔,现在有了黄铜和车床,制造笔管和笔尖的材料和技术得以解决,动物皮胶可以制成墨囊,钢笔的制造并不困难,只是价格会比较贵。

  站在讲台上,姜明继续道:“刚才讲了圆的周长和直径,而周长除以直径是一个固定的值,叫做圆周率,可以用pai表示。”

  然后他便在黑板上用圆规画了一个圆,并写上了希腊字母“派”。姜明也想用中文符号表达圆周率,可惜真没有,标点符号还是近代才出现的呢!而且姜明也不想随意用个字母表示圆周率,那他自己的数学体系就乱了,当然他不会说这是希腊字母,学生们只会以为是督帅自己创造的符号。

  “说到圆周率,必须要讲讲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他利用割圆术,将圆周率精确计算到小数点第7位,是一位了不起的人。”

  讲到祖冲之,姜明想起五年级学到圆周率的时候,数学老师常讲的古代科学名人。古代中国在自然科学领域涌现了一批杰出的人才,像张苍、祖冲之、张衡、王孝通、沈括、郭守敬等。可惜程朱理学的兴起,淹没了这片大地思想的土壤,虽然有宋应星、李时珍等博学多才的人物,但自然科学在中国古代一直没有体系化,更像是平静湖面上的朵朵浪花。

  然后,姜明便给学生们讲起古人研究圆周率的历史成果。祖冲之并不是最早推算圆周率的人,东汉张衡推算出的圆周率为3.162,三国时王蕃推算出的圆周率数值为3.155,魏晋的著名数学家刘徽在为《九章算术》作注时,创立了新的推算圆周率的方法-割圆术,推算出圆周率的近似值为3.14。

  祖冲之是南北朝自然科学集大成者,其一生都在钻研自然科学,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等三方面都有贡献。在刘徽开创“割圆术”基础上,祖冲之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直到16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打破了这一纪录。

  孙皓举手提问道:“请问老师,除了割圆法,还有更精确的方法计算圆周率吗?好像割圆法切得线条越多,就越来越乱。”

  姜明笑着点头示意,说:“说的很对,理论上圆切割的越多,计算圆周率越精确,但同时测量的误差也越大,需要非常细致才能测算精确。魏晋时期的大数学家刘徽曾在圆内画出了1536边形,将圆周率精确到了小数第四位,即3.1416。”

  然后,他又说道:“割圆法是愚公移山的办法,将来你们在数学的大道上,还会学习到微分法,利用无穷级数展开,能够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100多位。”

  姜明想说的便是大学里的泰勒展开,利用微分法计算圆周率,只需要在纸上推算,精度远大于割圆法。姜明在大学里曾做过《吉米多维奇:数学分析习题集》,里面谈到过“梅钦公式”,结合泰勒展开,可以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130多位。

  听到姜明介绍数学里还有更高深的学问,孙皓回答道:“那我将来一定要跟着姜老师学习微分法!”

  “我们也要。”底下的学生异口同声道。

  姜明示意学生安静,继续上课:“好了,接下来咱们学习圆的面积计算。”

  。。。。。。


  https://www.lingdianksw8.com/83/83629/442408514.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om。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