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十国真龙之工业中华 > 129.风帆战舰

129.风帆战舰


  “哇!这船的桅杆真高!帆布也是全白色,跟我之前看到的船帆完全不一样。”经过两个多月的建造,革命军第一艘风帆战舰终于成功下水,姜明便带着孙皓到船上参观。

  经过上次“见血封喉”事件后,孙皓这段时间一直在学校好好上课,极少出去玩,平时又常向姜明请教问题,所以数理知识掌握很多,远超同学的水平。就算孙皓近水楼台先得月,数理知识比别人丰富,见到新式帆船也像好奇宝宝似的、问这问那。

  革命军的第一艘风帆战舰的排水量为250吨,全长约30米、最大宽度7米、吃水深度3米,长宽比为4.3:1,整体设计与18世纪英国的风帆战舰相似,长宽比介于17世纪西班牙的盖伦船和19世纪美国的剪式快帆船之间。

  关于风帆战舰的船体结构,姜明也是经过多番权衡、考量,才最终选择英国的风帆战舰做为范本。西班牙的盖伦船长宽比一般为3:1,船的容量大、装载量高,但船速较低。美国19世纪发明的剪式快帆船采用了6:1的长宽比,船体较窄,水中受的阻力较小,但风帆的面积有增无减,因此速度达到恐怖的每小时20公里。

  综合考量后,姜明发现盖伦船很适合用作武装商船,商人更注重船的装货量,船的速度倒是其次,在甲板上装备少量的大炮就能防备少量的海盗;剪式快帆船适合用来通邮和通航,可以发挥剪式帆船的速度优势;长宽比在4与5之间的英式风帆战舰,则是相对中庸的选择,既有不错的速度,又能装载足够的武器、补给,用作战舰恰好合适。

  姜明一边给孙皓讲解战舰上的布置,一边启发性地提问道:“你知道为什么这艘帆船要用尖底设计?而你平时见到的船是平底”

  “应该是顶底船的阻力小、速度快吧?”孙皓住在督军府,力学知识接触的多些。

  姜明点头示意,补充道:“海面的风浪远远大于江河湖泊,因此需要提高船体的吃水深度,太过方正的平底船便不适合在海上行驶,而尖底船既可以提高船体的吃水深度,又可以减少海水的阻力,因此适合作为乘风破浪、远航万里的海船。”

  尖底船本来要到宋朝才发明出来,由于宋朝失去了丝绸之路的通道,被迫向海上拓展贸易,聪明的先人们发现平底船在海上航行吃水太浅,稳定性不足,所以发明了尖底海船,姜明的到来,只是将它的出现稍微提前了一百来年。

  在帆船里外转了一圈,姜明随口问道:“小皓,这艘船怎么样?是不是与众不同?”

  “嗯。”孙皓点点头,说道:“我和姐姐之前住的海船,船舱都分隔成好七八部分,可是这艘船好像没加上这种隔墙?”

  小伙子观察的还挺仔细,姜明心道。水密舱确实是中国古代航海伟大的发明,欧洲直到十七、十八世纪才引入到造船工业中,直到后世仍在沿用“水密+龙骨”的船体设计。但是姜明可不是某点上的小白作者,造船必加水密舱,根本不考虑它的适用性。

  水密舱最适合应用在货船上,货物搬入水密隔舱中而客船后、便不需要继续管理;而军舰会有水手、军官随意走动,特别是军舰,军官要在各层甲板上来回指挥,水手和官兵搬运物资,水密舱便显得碍手碍脚。

  当然,这也跟古代水密舱的技术缺陷有关,由于密封技术不足,古代的各个水密舱之间并没有舱门相通,自由开关的门板在古代无法保证密封,水密舱只能通过顶部的甲板口与外界相通,而后世的舱门不但能自由开和关,还能保证密封。

  另外,古代出现密封舱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船体的龙骨拼接技术不足,肋骨铺设稀疏,而船的两侧要承受巨大的压力,为了弥补两侧船板抗压不足的缺陷,便增加了横向的水密隔墙。

  革命军的风帆战舰的肋骨用水汽蒸过后,具有整体性弧度,加上排布紧密,抗压能力非常强,加上各层甲板给予的横向抗力,船体非常坚固。所以,欧洲的风帆战舰都是在船体的厚度做文章,应对敌方火炮,只在运输舰上引入了水密舱设计。

  水密舱适合运输类的船体,中国古代的楼船、福船、宝船等本质上都是运输类,海战和水战最终靠射击、火攻、跳帮等方式决定胜负,所以水密舱的作用很大。火炮引入到风帆战舰后,两侧甲板开炮对射的模式成为主流,水密舱发挥的作用大大降低。但是到了现代,由于密封装置越来越先进,水密舱又重新进入海军的视野。

  姜明给孙皓耐心解释了水密舱的原理、应用后,最后道:“遇到难题,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咱们的风帆战舰坚固耐用,为了指挥方便,直然要舍弃水密舱。但是将来制造的货船和被给船,又会重新加入水密舱的设计。明白吗?”

  “明白了。”

  姜明满意地摸了摸孙皓的头,问道:“想不想随姐夫乘这艘船出海转转?”

  “嗯嗯嗯。”孙皓小鸡啄米似地点头,疑惑道:“姐夫,真的可么出海玩么?姐姐会不会生气?”

  姜明拍拍胸膛,胸有成竹道:“放心哈,你姐那边包在姐夫身上。”

  。。。。。。

  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游艇,不开到海上转一圈,怎么说的过去?这可是姜明在后世无法想象的好事?所以姜明决定亲自主持这艘帆船的处女航。

  “要是三位美女也来,搞个海天盛宴,岂不美哉?”站在船头的甲板上,姜明YY道。

  “我平生从未见过这么快的海船,而且操作还如此灵活,督军神技、蓝某佩服!”革命军首位海军营长蓝援赞叹道。

  既然有发展海军的打算,除了制造海船外,当然也要招募人才,训练海兵。占领海南全岛后,革命军招募各地的渔家子弟、蛋民进入军队,充当水手、海军,目前海军已经有一个营的编制,加上水手,总人数超过500人,由队长蓝援统领。

  蓝援是姜明在徐闻招兵时,进入革命军中的,家中世代渔民,可惜父母早亡,带着一个妹妹艰难度日。后来革命军占领徐闻,诛杀当地的贪官污吏、恶霸劣绅,颇得当地民心,因此当地也有不少人参军。

  蓝援看上了革命军给的待遇,便带着13岁的妹妹一起来到革命军,目前他妹妹正跟着孙欣甜学习中医。蓝援作战勇猛,前两次对战巨象军都立有战功,加上他是渔民出身,熟悉大海,姜明便提拔他做了第一位海军营长。

  “船能够既快速又灵活,还多亏了督军提议的平衡舵和船帆技术。”造船厂厂长李兴全站在旁边,解释道。

  “算不得什么,我只是总解了前人经验,把船帆和船舵技术稍作改进而矣。不过,这算不得什么,将来你还会见到更快的帆船。”姜明谦虚地笑了笑,相比于盗用诗词,他更热衷剽窃后世技术和工艺。诗词只能自己装X,而技术却可以造福百姓,让更多的人过上好生活。

  虽然只是250吨的帆船,却利用了全套的风帆战舰的技术。船身修长、优美,甲板上竖立着三根高高的桅杆;船艏尖锐,像鲨鱼的头部那样向前伸出,水线面微微内凹,航行时能上抬,更容易劈波斩浪;后部逐渐变瘦的水线,十分协调地过渡到狭窄的圆尾,和船艏、船身中部共同构成了一个最小阻力体。

  其实,这艘风帆战舰之所以能够达到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同时又保持良好的操作性能,主要得益于船帆和平衡舵的创新。

  首先是船帆技术,不同于古代常用的硬帆,这艘帆船全部使用麻布软帆。沿着前伸的船艏,正前方偏上的方向伸出一根支桅,支桅与前桅拉起四根帆索,加挂着三角帆;前桅、主桅、后桅挂满帆布,横桅伸到了船身以外,帆面的宽度大大超过了船身宽度,各桅杆除了使用主帆、顶桅帆等方形帆布外,还有支索帆、翼帆等三角帆。

  齐全的各式帆布能够接受各个方向吹来的风,经过优化处理的帆索系统,大约30名水手就能非常好的操作。

  其次则是可收放平衡舵的使用。平衡舵出现于北宋时期,而英国要等到18世纪前后才发明可收放平衡舵。平衡舵的原理是:风向稳定、长距离航行时,拉起舵板,不产生水下阻力;需要转向时,则放下舵板,平衡舵压力中心至舵杆轴线的距离较小,所需转舵力矩也小,因此能够轻松的操控航向。这样的平衡舵,既能适应远洋航行,又能在风急浪高的复杂海域灵活自如地操纵帆船。

  最后,滑轮组和滚动轴承的搭配使用,大大减轻了水手们的操作负担。比如穿在竹筒里的绳索和滑轮组,让船长可以站在船头视线开阔的地方,自由转动舵盘控制船尾的舵板。

  “姐夫,我发现帆船的两侧船板都留着5扇小窗,是干什么用的?”今天可以出海玩,孙皓兴致勃勃,发现两侧的炮窗后,提问道。

  “这是炮窗,只是这帆船是训练舰,暂时没有放置大炮。”姜明指着炮窗,解释道:“以后海军的作战将告别射箭、跳帮的老旧方式,直接用大炮将数百米外的敌船击沉,才是最有效、最省力的战法。”

  革命军的数量有限,只有技术碾压和智商碾压,才是现阶段最好的正途。

  帆船试航返回后,姜明正待下船,蓝援突然问道:“这是革命军的第一艘战船,还请督军为其取名。”

  姜明沉吟片刻,说道:“这是史第一艘风帆战舰,就叫“肇新一号”吧!前三艘战舰都用作训练,就用“肇新一号、肇新二号、肇新三号”区分吧。等将来造出更大的战舰,再开会讨论战舰的命名规则。”

  风帆战舰的命名是系统工作,要根据类型、排水量、职责等要素区分,姜明还需要深思熟虑一番。


  https://www.lingdianksw8.com/83/83629/447224778.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om。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om